光洋股份实控人套现13亿 东方富海接盘或为借壳
光洋股份于11日晚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程上楠等已与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意向协议》,程上楠将以12亿元的价格将公司控股权出让。
上市刚满4年就出让控股股权,或与71岁的程上楠有些力不从心有关。
作为一家从事汽车精密轴承制造的企业,光洋股份的经营业绩并不好看。并购标的天海同步连续3年业绩未达标,以致上市以来,公司净利润基本上陷入增长一年大幅下滑一年的循环中,去年,其净利润更是大降八成,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只有131万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或是对提振业绩有些灰心,2017年,限售股刚刚解禁,程上楠就实施了顶格减持,套现近亿元。如果此次公司控制权转让顺利完成,程上楠将累计成功套现约13亿元。
其实,出让控股权事宜有迹可寻。早在今年6月,光洋控股拆分为光洋控股和程生控股。其中,光洋控股的所有职工及全部债权债务等全由程生控股承继,存续的光洋控股成为一个持股平台。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此次溢价七成接盘的东方富海是一家知名PE,早有上市打算。此次入主光洋股份,似乎是为了借壳而来。
上市4年就“撤退”,程氏家族套现13亿
11月11日晚间,光洋股份公告披露称,东方富海拟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公司控股股东光洋控股100%股权,进而获得光洋股份控制权,陈玮将替代程上楠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光洋控股持有光洋股份1.39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61%。公司实际控制人程上楠持有光洋控股90%股权,程上柏、朱雪英各持有光洋控股5%股权。
事实上,程上楠家族大撤退并非无迹可寻,其早在5个月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根据光洋股份公告,今年6月,光洋股份的控股股东光洋控股实施分拆计划,光洋控股将分立为存续光洋控股及程生控股。其中,程生控股承接原光洋控股的所有职工以及全部债权债务、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害赔偿义务和经营结果。而存续的光洋控股则只是一个持股平台 。此次,东方富海收购的光洋控股就是这个持股平台。
今年11月7日早间,光洋股份公告称,光洋控股的股东正在筹划将其股权转让东方富海。至此,从筹划股权转让到实施,光洋控股的股东只用5个月时间。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光洋股份2014年11月11日才上市,至今才4周年,公司就面临着易主。
公开资料显示,光洋股份成立于1994年,一直从事汽车精密轴承的研发、制造与销售,2012年,光洋股份顺利闯关IPO,并于次年底拿到IPO批文,2014年初成功在中小板挂牌。
彼时,公司募资3.51亿元,用于汽车精密轴承建设及技术中心建设两个项目,进行产能扩张。
然而,让市场没有想到的是,光洋股份IPO募资之时的雄心壮志及美好前景言犹在耳,程氏家族却选择撤退了。
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限售股解禁后,程氏家族就开始减持套现。去年4月、7月,光洋股份两次披露程上楠减持计划,并于当年9月5日至12月12日实施了4次减持操作,套现近亿元。此轮减持刚刚完成,今年1月17日,程上楠再次披露减持计划,拟减持不超过1146.11万股,占总股本的2.44%。或许是筹划出让控股权,这次减持计划最终并未实施。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程上楠夫妇合计持有光洋股份1.98亿股,占总股本的42.16%。此次控制权出让完成后,程氏家族的持股比合计将不到20%,退居第二大股东。而收获的是累计套现约13亿元。
并购失利经营业绩起伏不定
程上楠彻底抽身与光洋股份不理想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光洋股份顶着盈利能力不稳定闯关IPO,其在2009年至2011年的净利润为0.41亿元、0.58亿元、0.52亿元。2012年IPO当年,公司努力了一把,净利润到0.59亿元。IPO之时,公司曾明确提出通过投资及并购等途径实现产能扩张、业绩提升,但公司业绩提升的愿望远未实现。
2014年12月,光洋股份践诺并购,宣布通过发行股份方式作价5.5亿元收购天海同步100%股权,后者主营专业化汽车变速器换挡核心部件总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公司向当代集团等特定投资者募资配套资金1.8亿元,用于天海同步年产33万套东风日产同步器、 年产5万台行星排、汽车同步器毛坯精密锻造等项目建设,剩余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此次交易,标的估值增值率为177.14%,产生9275.40万元商誉。双方约定的对赌业绩为,天海同步在2015年至2017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160万元、5408万元、7031万元。而在收购前,其经营业绩不太好,2012年、2013年分别亏损4100万元、587万元,2014年前10个月突然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208万元。
高溢价收购的天海同步并未给光洋股份贡献可观的利润。2016年4月,天海同步并表,其在2015年至2017年的利润实现数为3880.49万元、5261.54万元、4488.16万元,合计为13630.19万元,较承诺数16599万元相差2968.81万元。连续三年未达标,2017年,公司为此 计提商誉减值3339万元,导致净利润大降八成。而在今年上半年,天海同步的净利润只有486.70万元。
不仅如此,涉及业绩补偿问题,业绩承诺方因未按照协议履行完业绩补偿,引发交易所发函追问。
并购之殇也直接导致了光洋股份业绩起伏不定。2014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0.37亿元、0.65亿元、0.12亿元。
东方富海或步九鼎投资后尘
与程氏家族减持套现一样,东方富海的入主也备受市场关注,并引发其借壳的猜测。
此次交易,东方富海出资12亿元现金将间接获得光洋股份1.39亿股,平均每股成本约为8.64元。而在光洋股份11月7日早间披露股权转让前一个交易日,光洋股份的收盘价为4.94元,此次交易价格收盘价溢价约74.90%。
溢价超七成接盘的东方富海有什么来头?接盘有何目的?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富海是国内知名PE机构,由陈玮与程厚博等人于2006年联合设立。而在此前,陈玮担任深圳创新投资总裁,程厚博担任总经理。
东方富海官网显示,东方富海主要投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医疗、新材料等行业,自成立后该机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目前已投资项目超过360个,71个项目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退出。
对于东方富海控股光洋股份一事,市场更多的猜测是东方富海的真正目的是借壳。
目前,A股市场最知名的PE借壳案例是九鼎投资。2015年,九鼎投资间接控股中江地产,随后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最终实现曲线上市,成为PE登陆A股的首例。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东方富海似乎早有上市计划。2015年11月,东方富海曾在全国股转系统官网公开披露新三板挂牌的申报材料。不过,因政策发生变化,2016年初,类金融机构暂停在新三板挂牌,东方富海的新三板上市计划因此搁浅。
去年,东方富海开始牵手A股,公司引进宝新能源为第二大股东,后者出资14.40亿元持股30%。与此同时,东方富海员工持股计划富海久泰也持有宝新能源5.47%的股份,为其第二大股东。不过,2017年,东方富海净利润为1.18亿元,未达到宝新能源入股时的业绩承 诺数3亿元。
对此,曾有投行人士称,东方富海可能试图借道宝新能源实现A股上市,但其业绩并未达标,上市计划发生了变数。在其看来,这次入主光洋股份,可能是试图步九鼎投资后尘。